1:眼镜的问题,首先眼镜是需要配备电池的,但是眼镜必须要带着才能欣赏节目,那么电池产生电流的同时发射出来的电磁波产生辐射,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
2:画面闪烁的问题,3D眼镜闪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主动快门式3D眼镜,也就是说两个镜片每秒各要开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户眼镜仍然是可以感觉得到,如果长时间观看,眼球的负担将会增加。
3:亮度大大折扣,带上这种加入黑膜的3D眼镜以后,每只眼睛实际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动式快门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镜看电视一样,并且眼镜很容易疲劳。
不闪式3D电视方式是接近我们实际感受立体感,自然的方式。如同在电影院里享受生龙活虎的3D影像,能够同时看两个影像把分离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的特殊薄膜贴在3D电视表面和眼镜上。通过电视分离左右影像后同时送往眼镜,通过眼镜的过滤,把分离左右影像后送到各个眼睛,大脑再把这两个影像合成让人感受3D立体感。
银幕类型的选择
方向性漫散反射银幕,由于亮度系数大,散射角小,所以适合用于窄而长的放映场所。对于宽而短的放映场所,则应选择散射角大、亮度系数均匀的漫散反射银幕,这种银幕能使各个方位的观众都获得满意的视觉效果。对于无任何遮光条件而又明亮的放映场所,可考虑选择透射式银幕,其抗杂光干扰性能特别好。放映立体幻灯或电影,则必须选择金属银幕,因为金属银幕的反射不改变光的偏振情况,其它材料的银幕反射改变光的偏振情况。
金属银幕的幕基础上喷涂了一层特殊的金属涂料。因而有着比一般银幕更高的亮度增益,但随之而来的是反射角减小加之包装运输成本提高(不能折叠须圆筒包装,较长),一般情况下选用金属幕的并不多。
但近几年来,随着3D电影的重新升温,金属幕也重新被选用。问题是,要放映3D电影一定要选用金属幕吗?
是否定的。这是由于目前国内流行的3D电影制式,原理各不相同,有采用主动式同步3D眼镜的,有采用光谱分离技术的,也有采用偏光技术的。事实上,只有采用偏光技术的3D电影才需要金属幕。而那些认为用金属幕可提高银幕亮度的想法其实是牺牲了主观幕面亮度均匀度的代价的,是不可取的。